文/圖 羊城晚報記者 鄧勃
  “貓是院子里的野貓,但常過來。後來我們拿東西給它吃,後來它就拖兒帶女來了。再後來,它不停地懷孕,我們也不停幫它送孩子……”“過期惡童”望著肚皮又脹得快生的白貓說。
  “過期惡童”說話時,尾音總喜歡加一個“耶”字。
  “過期惡童”跟他的伙伴“得把聲”、“怪獸”這段時間又忙上跟宇宙有關的事了——傳說中的衛星砸向地球。
  從設計構思到製作,他們已忙活了一個多月,場景已漸成型,就差上色和放幾個機器人了……
  他們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,擠滿了各種各樣的“怪物”,各種時空在匯聚,神話和現實在重逢……
  “過期惡童”大學學的是工商管理,喜歡玩模型是因為有人給他“下了毒”。2002年大學畢業後,他在廣告行業、電信行業做過,最後還是去了玩具公司上班。2009年,他離開公司自己玩起了模型,當時他和“怪獸”一起曾批發過玩具。
  開始做生意是2013年。這要得益於他們做過的兩次騎樓模型展,更多人從中認識了他們。
  說起那兩次騎樓模型展,他們幾個還雙眼發亮。
  其實,做騎樓模型很偶然。“過期惡童”說,當時他與另幾位愛好模型的廣州仔一起聊天,有人講起騎樓,意念就來了:“模型是我們的最愛,而騎樓是廣州特色文化之一,為什麼不嘗試把兩者融合一起呢?”就這樣,“騎樓2.0”升級到“騎樓3.0”。
  參與者都不是藝術家,他們也只是普通的打工仔。“得把聲”為了專心做這個展,還辭去了工作。
  一開始,他們利用業餘時間到西關、東山等老城區採風,根據騎樓現狀定製設計圖。他們還自掏腰包找工廠打版建模。模具零件出爐後,他們在一個簡陋的手工作坊鑲嵌、上色、拼砌……騎樓模型不是完全複製現有的騎樓,有時甚至會與西關和東山的建築糅合在一起。從事建築設計的“得把聲”說:“我們想二次創作先輩留下的遺產,活化與傳承本土文化。”
  幾年來,“過期惡童”和同伴們以廣州各地的騎樓為原型,製作了100多間騎樓模型,還辦了模型展。
  開始他們做騎樓模型是想賣的,但做成後市場反應不如意。“過期惡童”說,現在他們也會幫一些商業公司做設計,賺點設計費以維持工作室的開支、創作更多的廣州歷史文化建築模型。
  也是因為做騎樓出了名,一些公司找到他們,讓他們做一些展具和櫥窗之類的展示。“但那隻不過是過渡,我們不會把那些事當做事業的。” “過期惡童”強調了好多次,當然也出現了好多“耶”。
  “過期惡童”說,只做模型在中國無法生存,市場環境不行,標價高不了,比如現在做的這個5萬元的模型,我們4個人起碼要用兩個月的時間專門做,除去材料等成本費用,剩下的也就不多了。就算許多人找上門來,長久做也不可能發家致富。“過期惡童”說,往後他們打算做玩具監製、開發,這才是他們的未來。
  工作室到現在連名字都沒有,只因做騎樓出了名,所以大家都叫他們“廣州騎樓仔”。
  有幾個年輕人也常過來玩,“這裡有設備。”
  “過期惡童”說,現在很多人喜歡機械人系列和日本動漫,但真正動手的年輕人很少。但我們享受著自己動手的快樂,整一個給自己,這比直接買更有意思!
  那隻野貓在走廊上自由地翻著肥胖的身子,它又快當媽媽了。
  鄧勃  (原標題:做“衛星”的廣州仔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m64qmryf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